宣城 Xuan Cheng

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,具有以下显著特点:季风明显,四季分明宣城地处中纬度地带,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。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,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,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。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,天气高温多雨,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控制,天气寒冷少雨,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。一年中夏季最长,约121天,5月21日至9月18日,平均气温>22℃;冬季次之,约102天,11月27日至次年3月8日,平均气温<1O℃;春季较短,约73天,3月9日至5月20日,平均气温介于10~22℃之间;秋季最短,约69天,9月19日至11月26日,平均气温介于10~22℃之间。春暖、夏热、秋爽、冬寒,四季分明。 光温同步,雨热同季 日照与温度的年内变化趋向一致,降水集中在暖热季节。气候湿润,雨量充沛宣城年平均温度为15.6℃,最热月平均28.1℃,最冷月平均2.7℃,气温年较差25.4℃,气候变化温和。干燥度在0.68~0.90之间,即可能蒸发量小于实际降水量,属湿润气候区。雨量丰沛,年降水量在1200~1500毫米之间,气候湿润温和,无霜期长达8个月。梅雨显著,夏雨集中梅雨是宣城的一种重要天气现象。每年约在6月中旬入梅,7月上旬出梅,梅雨日数25天左右。平均梅雨量200~350毫米,一般约占全年雨量的四分之一。夏雨集中是季风气候的特征之一,一般夏季降水500~600毫米,占全年降水量的40%左右。
2009年11月,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。宣城市森林覆盖率55%,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,蓄积量1700多万立 小桥流水 方米。竹林面积9.3万多公顷,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,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,居中国第七位、安徽省第一位,有“竹海”之誉;宁国市元竹、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安徽省首位,被评为“中国元竹之乡”。林产品有板栗、蜜枣、山核桃等,产量在安徽省名列前茅。中药材种类繁多,宣木瓜、郎吴芋,吴茱英、宁前胡、宁贝母等。
宣城植物资源以木竹、中药材为大宗。1987年,全区5县市活立木总蓄积773.2万立方米,毛竹立竹1.25亿根,元竹6000万根。至2000年,全区7县市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873.74万立方米,大径竹蓄积2.42亿根,小径竹1.38亿根。境内中药材资源量大,质优品佳,是省内重点药材产区之一。1986年普查,全区5县市境内共有植物类药材206科1165种,总储量16万余吨。
1988年新辖绩溪县境内有植物200多科1300多种。其中,药材类151科607种;食用类果品83种,真菌20多种,淀粉10多种,鲜花10多种,野菜50多种;着色剂、染料10多种;芳香油料30多种;纤维料136种;树脂、树胶料10多种;富含生物碱植物40多种;富含有机酸植物数十种;富含维生素植物10多种;牧草、饲料170多种。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33种,其中水杉、秃杉、银杏、南方红豆杉为一级保护植物;小勾儿茶、连香树、香果树、华东黄杉、鹅掌揪、金钱松、秤垂树、杜仲、夏腊梅、黄山梅等为二级保护植物。省地方保护植物有30种。
有用的苗木微信号

苗木地微信号:miaomudi
手机扫一扫即可关注
免费阅读苗木供求信息,资讯行情